6月25日 何英 教授 学术报告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5-06-17

报告题目: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异构化反应的开发与应用
报告时间:2025625日上午9:30
报告地点:16-921
报告人:何英
邀请人:黄鑫

 

报告人简介:
何英,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04-2013年,本硕博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导师:蔡春教授)。2013 -2016年,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F. Dean Toste教授)。20169月至今,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独立开展工作,主要从事轴手性化学以及手性转移方向的研究,开发了“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异构化(AASI)”合成方法学,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以及Nat. Commun.等论文40余篇,H影响因子2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173领域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以及江苏省高校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等项目;荣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以及Org. Chem. Front.期刊新锐科学家等奖项;入选Chin. Chem. Lett.期刊第五届青年编委。


报告简介:
轴手性烯烃是轴手性化合物的特殊种类之一,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已开发多种催化体系,用于构建烯烃类轴手性化合物。然而,目前现有的反应体系依然存在反应原料结构复杂,产物种类特殊等问题,其简单、高效以及普适性的轴手性烯烃合成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针对1,3-氢迁移反应的特点,结合烯烃类轴手性化合物的骨架特征,创新提出了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异构化(英文缩写:AASI)反应策略,此种策略被广泛的认可用于高效、简便的制备烯烃类轴手性化合物,分别实现了轴手性喹啉酮、轴手性烯烃、轴手性BN杂环、轴手性吲哚烯烃、四取代轴手性喹唑啉烯烃与膦手性化合物的构建,此反应体系的开发,对于深入开发新型有机合成方法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代表性论文:

[1]   Zhuang, H.-F.; Gu, J.; Ye, Z.; He, Y. Angew. Chem. Int. Ed. 2025, 64, e202418951.

[2]   Wang, J.; Gu, J.; Zou, J.-Y.; Zhang, M.-J.; Shen, R.; Ye, Z.; Xu, P.-X.; He, Y. Nat. Commun. 2024, 15, 3254.

[3]   Zou, J.-Y.; Yang, Y.-Y.; Gu, J.; Liu, F.; Ye, Z.; Yi, W.; He, Y.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10320.

[4]   Zhang, X.-L.; Gu, J.; Cui, W.-H.; Ye, Z.; Yi, W.; He, Y.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10456.

[5]   Wang, J.; Qi, X.; Min, X.-L.; Yi, W.; Liu, P.; He, Y. J. Am. Chem. Soc. 2021, 143, 10686.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