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硼金属催化饱和烃脱氢及相关转化
报告时间:2025年6月13日15:40-16:30
报告地点:7幢301
报告人:黄正
邀请人:葛洛
报告人简介:
黄正,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催化的饱和烃资源选择性转化等研究,成功开发了至今活性最佳的分子型烷烃脱氢催化剂,实现烷烃类资源高值化转化;发展了聚乙烯废塑料的温和可控降解方法,为其循环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发表论文100余篇,9篇工作被美国经典教科书(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收录,9个催化剂和配体实现商品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件。曾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中国化学青年编委。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2018)、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2017)、上海市第九届青年科技英才奖(2018)、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2019)、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2021)、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23)等荣誉称号。
报告简介:
烷烃是广泛存在的、价廉量大的有机化合物。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烷烃脱氢是制备烯烃的理想途径。但烷烃脱氢具有高度挑战性:烷烃C-H键键能高,活化所需能量高,选择性难以控制;产物烯烃比烷烃更易于与催化剂作用,导致催化剂易被产物抑制。围绕发展新的高活性、高选择性、高兼容性脱氢催化体系这一目标,课题组设计合成具有原创性的新配体和催化剂,建立催化剂和烷烃脱氢反应构效关系,发展基于烷烃脱氢-官能团化转化新方法。另一方面,聚烯烃由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组成,其基本结构和烷烃类似,性质稳定、难以自然降解。高效利用难以降解的聚烯烃,将这些大量存在、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负担的碳资源转化为高品质燃油、高附加值化学品或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课题组长期从事聚烯烃降解转化研究,从小分子烷烃转化出发,发展高效烷烃脱氢催化剂,通过烷烃交叉复分解将各种聚乙烯在温和条件下可控降解生成燃油和蜡;最近,通过催化剂配体设计,实现聚丙烯脱氢-后官能团化,该策略为聚烯烃位点选择性官能团化以及功能改性提供新思路。
代表性论文:
1. J. Am. Chem. Soc.2024, 146, 3427-3437.
2. ACS Catal.2024, 14, 5132-5139.
3. CCS Chem. 2024, 6, 313-333.
4. Green Chem.2024, 26, 2922-2927.
5. ACS Catal.2023, 13, 7995-8003.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