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钙钛矿半导体器件稳定化技术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6月5日下午 15:00~16:00
报告地点:16幢921
报告人:杨双
邀请人:王靳
报告人简介:
杨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提出半导体表面分子功能化的新概念,形成了一套理论设计及按需调控材料表面物化特性的通用方法,赋予材料疏水性、自修复、二色性等独特功能;建立了“离子半导体-范德华异质界面”的光伏电池新结构,解耦界面的电荷输运与离子传导行为,实现光伏器件长期稳定寿命新突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Science(2 篇)、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工作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Science等300余家国内外专业期刊或新闻媒体关注报道;所发表论文中,11篇入选1%ESI高被引论文,4篇入选1‰ESI热点论文,12篇被选为封面/插页论文,论文被SCI引用10000余次。先后入选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或奖励。
报告简介:
光伏技术可提供绿色电力能源,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理想途径。钙钛矿太阳电池是一类全新意义的光伏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溶液加工等优势,但其稳定性和制备一致性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进程。钙钛矿材料的形成和分解通常都由特定的表界面开始,因而界面特性对光伏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报告主要介绍我们在钙钛矿电池器件中界面功能化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原位谱学表征及多尺度理论模拟方法,阐明表面吸附功能分子、缺陷钝化材料、电荷传输材料与光活性层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构建高稳定性的光伏电池;其次,介绍太阳电池多环境场分析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光致伸缩加速钙钛矿薄膜降解机制及其调控方法,为高稳定电池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信息。
代表性论文:
1. Science 2025, 387, 1069-1077.
2.Science 2019, 6452 (365), 473-478.
3.Nature Energy 2016, 1, 15016.
4.Energ. Environ. Sci. 2025, 18, 2254-2263.
5.Nature Commun. 2024, 15, 2390.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