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求真大讲堂第6讲(陆良秋,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5-05-06

报告题目: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偶极环化
报告时间:20255916:00
报告地点:7301报告厅

人:陆良秋

人:刘飏子

 

报告人简介:
陆良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导师:肖文精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2013年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Matthias Beller教授;洪堡学者),20136月回华师工作,2015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化学合成与不对称金属催化领域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论文,论文累计他引13000余次,H-Index 63;应邀撰写《手性物质化学》等学术专著5个章节;获授权专利12项,授权使用4项。目前担任Science Bulleti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杂志的编委,曾荣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全球高被引学者、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奖励或荣誉。

 

报告摘要:

杂环化学跟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在医药、农药、材料、精细化工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杂环合成化学一直都是现代合成化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针对传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杂环结构多样性(特别是环的大小)以及立体控制方面的挑战,陆良秋教授发展了一种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偶极环化策略,通过催化体系、反应试剂与合成策略的创新,有效地调控了偶极环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环系选择性,成功实现了一系列新的不对称(m+n)环化反应,为5-10元手性杂环的高效精准合成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发现上述方法合成的部分杂环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不同构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活性差异。


代表性论文:

1.      Nat. Catal.2025, 8, 368-377

2.      J. Am. Chem. Soc.2025, 147, 3223-3232

3.      J. Am. Chem. Soc.2024, 146, 26622-26629

4.      Angew. Chem. Int. Ed.2024, 63, e202319728

5.      Angew. Chem. Int. Ed.2024, 63, e202319728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