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亲电试剂还原交叉偶联反应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30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16幢一楼路演厅
报 告 人:舒兴中
邀 请 人:吕新
报告人简介:
舒兴中,兰州大学萃英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于2010-2015年分别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5年起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兴趣为有机合成方法学。围绕“如何实现亲电试剂之间交叉偶联”这一主题,开展“非活性键还原偶联化学”研究。发展“非活性C-O键还原偶联化学”,解决醇酮的高效转化;发展“氯硅烷和氯锗烷的还原偶联化学”,实现有机硅(锗)高效合成;发展“烯烃还原偶联化学”,实现多重选择性可控合成。迄今为止,在Acc. Chem. Res.、Nat.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他引4000余次,H因子39。申请中国专利4项,国家级青年人才,获ACP Lectureship Awards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2022)、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20)、兰州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0)。担任《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2017-)等。
报告简介:
亲电试剂还原交叉偶联反应是高效构建C-C键的重要工具。我们课题组聚焦于稳定、易得但不活泼的亲电试剂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针对“醇的活化与脱氧偶联”问题,发展了“Ni−LA协同催化”策略,提出了“动态动力学偶联”方案,建立了“三级醇C−OH均裂为自由基”的新活化模式,实现了从“烯丙醇”到“苄醇”再到“普通三级醇”的脱氧C−C偶联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在中性条件下通过氯硅(锗)烷与亲电试剂偶联构筑C-Si(Ge)键的思路,将研究工作从“碳化学”拓展至“硅、锗化学”,发展了一系列高效制备有机硅、有机锗的新方法。
代表性论文:
[1] Nat. Catal. 2024, 7, 12-20.
[2] J. Am. Chem. Soc.2023, 145, 13008-13014
[3]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215703
[4] Acc. Chem. Res. 2022, 55, 2491-2509
[5] J. Am. Chem. Soc. 2022, 144, 13461-13467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