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幻灯片
4月24日下午,浙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企业家论坛暨校友成长报告于16幢一楼路演室举行。化材学院1977级校友施雄伟、化学教育专业1992级校友竺伟受邀作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王庆超老师主持。
施雄伟:从农家孩子到美国博士
施雄伟1962年出生于浙江永康,生于农村,吃不饱、穿不暖,但这些艰辛与磨炼并没有阻碍他追求梦想的脚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开启了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求学之旅。从师大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了一名化学教师,甘于奉献,潜心育人。但他的求学之旅尚未结束,他通过自学在1981年考入北京轻工部科学研究院烟草工业研究所,师从朱尊权教授。毕业后到瑞士一家著名的香精、香料公司进修,进修结束后归国创办并成为烟草研究所烟草香精香料研究室的首任主任。为进一步做好研究,他选择去美国留学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深造,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跨国制药巨头Merck&Co.工作。
在美国的学习与工作虽然辛苦,但也算得上一帆风顺。然而,他却一直在等待一个回国的机会。2004年,“百名博士浙江行活动”给他抛来了橄榄枝,他终破釜沉舟,抵押房产拿到20万美元后回到上海创业。施雄伟先后创办了上海联友制药有限公司、桑迪亚医药技术公司、宁波合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抗癌药物伏罗尼布片、“滴一滴”焦油捕获剂等的研发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也由此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奖项与证书。他说:“回国是他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站在这块土地上,心里才踏实;只有种在这块土地上,庄稼才丰收;只有葬在这块土地上,灵魂才安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一名勤奋的农家孩子到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企业家,施雄伟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成长”的真正含义。最后,施雄伟同大家分享:“快乐的人生旅程,需要兼顾事业、家庭和健康,希望同学们要有诚心、诚信、诚实。”
竺伟:从优秀科研者到实干企业家
“我是非常非常普通的师大毕业生。”开讲前,竺伟低调而又谦逊地讲了这样一句话。不同于大多数选择教书育人的师范毕业生,竺伟另辟蹊径,在完成学业后,经过一步步探索,最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竺伟1992年从奉化溪口的武岭中学考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大学期间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专注学习,担任学生干部。幸运的是,竺伟遇到他的人生导师——赵雷洪教授。当时,赵老师经常组织考研经验分享会并邀请优秀学子回校分享经验。在赵老师和他们的影响下,竺伟决定考研,并于199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成都有机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觉得获益最大的就是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学金。毕业后进入了马大为老师课题组开展横向与纵向课题研究,继续科研之路。
然而,当时他身边的同事都是海归的科学家、博士研究生,这让他倍感压力。为提升科研与工作能力,拓展发展空间,竺伟决定考博深造,并成功考入复旦大学,师从马大为教授。科研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做第一个课题的时候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他也曾怀疑自己是否具有科研天赋,但在与导师沟通,更换课题及坚持探索研究后,最终有所突破,在博士毕业时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毕业后竺伟担任上海奥博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在原料药开发研发管理和公司运营经验领域深耕7年。2012年竺伟加入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面对一个亏损几千万的公司,他决定将公司研发方向从化学跨向生物,进入合成生物学领域,三年实现扭亏为盈,逐步发展为一个集团公司。创业的成功,也给他的未来增添了无限可能。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竺伟学长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并寄语:“望大家要积极向上、好好学习,成就自己、造福社会,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次报告是我院企业家论坛系列的第一场校友报告,从成长“心”路、求学“莘”路、创业“新”路三个维度出发,告诉同学们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无论出身如何、环境如何,我们都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努力,追求梦想,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