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朱强 研究员 学术报告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205发布时间:2023-11-17

报告题目:固有手性分子的对映选择性合成进展
报告时间:2023112515:30-16:30
报告地点:16921报告厅
报告人:朱强
邀请人:邓卫平

报告人简介:
朱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导师吴毓林研究员。2000-2001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在美国Vivoquest公司、XTL生物制药公司任研究员。200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任PI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合成,药物化学。


报告简介:
分子的手性主要有中心手性,轴手性,平面手性和螺旋手性四种。目前绝大部分的手性分子,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可以用以上四种手性类型归属它们的手性特征。然而,科学家们在研究大分子和超分子过程中发现,有些分子尽管局部不含有以上的手性因素,但分子整体却表现出手性。德国化学家在深入研究杯[4]芳烃的手性现象后,于1994年提出了固有手性的概念。固有手性通常是指中环或者大环分子,由于其环状结构大大限定了分子的自由度,当分子的稳定构象与其镜像结构之间不能自由互变(互变能垒ΔG > 30 kcal/mol)且不能重叠而表现出来的手性。尽管分子的局部不含有传统的四种手性因素,固有手性是分子整体的固有的特性,这一特点和螺旋手性类似。虽然中环分子也常常是有机化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偶尔表现出来的固有手性现象却常常被忽视。


代表性论文:

1.    ACS Catal.2023, 13, 9688-9694.

2.    CCS Chem. 2022, 5, 982-993.

3.    CCS Chem.2021, 3, 3427-3435.

4.    J. Am. Chem. Soc. 2021, 143, 2722-2728.

5.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9225-9229.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