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幻灯片

化材学院张袁斌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学术成果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85发布时间:2023-09-26

近日,化材学院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张袁斌课题组,在离子杂化金属有机框材料分离低碳烃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Topological Design of Unpreceden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eaturing Multiple Anion Functionalities and Hierarchical Porosity for Benchmark Acetylene Separation”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综合性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上(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9925)。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是当前国际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之一,最新影响因子为16.8。张袁斌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汪玲瑶博士和陈邦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孙婉琪为该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目前已在浙江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乙炔(C2H2)、二氧化碳(CO2)、乙烯(C2H4)三者的分离是生产高纯C2H2C2H4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基于多孔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技术是一项低能耗的气体分离工艺,但设计多孔吸附剂实现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分离仍然存在很大挑战。

张袁斌课题组长期从事吸附分离研究,通过引入高密度位点阴离子、构筑多级孔结构等策略调控离子杂化金属有机框材料结构,实现了乙炔/二氧化碳(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2865-22870)、乙炔/二氧化碳/乙烯(Nat. Commun. 2023, 14,401.)、丙炔/丙烯(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094)、二氧化碳/氮气(Adv. Funct. Mater. 2023, 33, 2213915)等重要体系的基准分离。受上述多级孔策略启发,课题组通过将三齿配体延伸至四齿配体,构筑了两例具有新拓扑结构的多级孔离子杂化金属有机框材料ZNU-8ZNU-9,实现了C2H2/CO2C2H2/C2H4的高容量高选择性分离。

张袁斌博士自2020年加入浙师大以来,始终围绕离子杂化金属有机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吸附分离应用展开研究,已取得系列进展,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dv. Funct. Mater., Nano. Res., Chem. Eng. J., Sep. Purif. Technol., Inorg. Chem. Front.等材料/化学/化工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篇,2023年增选为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