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主题教育 | 循溯浙西,学院党委赴衢州开化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314发布时间:2023-06-15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6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赴衢州市开化县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们第一站来到了金星村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到金星村考察,他嘱托村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就是新农村这指引金星村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行探索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足迹,从村口出发,探访刘玉兰教学点,聆听一颗无花果与一个特色产业的故事,一棵千年银杏“起死回生”的故事,欣赏如诗画般的美丽风景感受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宿庭院风光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金星村在过去的17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休闲公园化、生活城市化,家家户户盖起新房,人均收入从原来不到6千元增加至4.2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两百万元村民拥有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金星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首批全国乡村重点旅游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得益于金星村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层治理的标杆村”为目标,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工作,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来化解”,“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浙江的生动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金星特色的共富之路

党员们边走边看边议就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交流,一致认为应把深入践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与学校、学院重点工作推进有机结合,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浙师化材智慧。


 

金星村村民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封信



 

党员同志们参观金星村和钱江源党建治理馆


随后,党员们参观了钱江源党建治理馆党建馆内分为乡愁之恋、振兴之路、家国之梦三个篇章。党员们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化有三句殷切嘱托,一句深情点赞。第一句嘱咐是:“一定要把钱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好。”马金溪一江挑两龙,既是钱塘江的源头,也是开化龙井茶的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不容小觑。第二句嘱托是:“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当年村民人均有八到十亩的山林,却没有开发乡村旅游,都是以种、砍为主,总书记便提出要把“种种砍砍”变为“走走看看”。时至今日,来金星村考察学习、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接待模式。第三句嘱托是:“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询问村民们的收入来源,听完郑书记的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欣慰地评论道:“这个好,这个就叫做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就是新农村的典范标志!”最后一句深情点赞是在2016年开化县县委书记到中南海汇报开化县多项合一改革试点时,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开化是个好地方,我还会再回来看看的!”


 

 下午,党员同志们参观了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感受根雕艺术和传统文化魅力。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共有红色文化主题根雕作品500余件,是国内体量最大、内涵最丰富的红色文化题材根雕艺术巨作。通过根雕的艺术性、人物背后的红色精神等多角度多维度真实客观展现,使大众更直接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边探讨、边学习、边思考,重温革命历史,领悟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在开国五大书记、开天辟地、开国大典等重要历史事件的主题群雕前,党员们纷纷驻足、凝视良久。“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根雕的形式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目光坚毅,或匍匐在地,或背刀扛枪……非常生动形象,令人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个真实的时代,为英雄的悲壮事迹而泪流满面,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欣鼓舞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与不易我们更要心怀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洪雨微感慨道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通过根雕艺术传承红色精神,真正将红色资源变成红色财富。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组织学习,加深了对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理解和感悟,感受到金星村践行“两山”理念和实现共富的发展成就。大家表示今后将学思践悟,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助力学院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事业中来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