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基于铜催化自由基接力的碳氢键精准转化
报告时间:2023年4月28日 周五 上午 10:30-11:30
报告地点:7幢301报告厅
报告人:刘国生 杰青/万人/研究员/博导
邀请人:张祖骁
报告简介:
碳氢键的催化转化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合成重要有机分子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修饰,但对于分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碳氢键,其反应的位点选择性和不对称转化很难控制,是该领域的核心难点问题。在众多的方法中,自由基攫氢是碳氢键催化转化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自由基的高活性,反应的选择性很难控制。针对这些科学难题,如何发展新的策略来调控自由基反应的选择性,并探索碳氢键的选择性官能团化显得非常重要。本次报告将探讨如何利用金属物种来研究这些问题,阐述金属在自由基精准攫氢和自由基的不对称转化的调控机制,如何发展烃类分子碳氢键的高位点、高对映体选择性催化转化,及其这些方法在复杂烃类分子后期修饰。
报告人简介:
刘国生研究员,1995年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硕士毕业,2002年在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美国的Lehigh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进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作为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建立课题组,围绕过渡金属催化烯烃和烷烃碳氢键的选择性催化转化展开独立研究工作,在自由基攫氢和不对称控制、烯烃的双官能团化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Nat. Chem.、Nat.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CCS Chem.等共发表文章120余篇,授权中国专利10项。目前担任《中国化学》期刊副主编。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12)、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6)、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6)、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国家万人计划(2017),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2017)、洪堡基金“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2019)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
代表性论文:
1. J. Am. Chem. Soc. 2022, 10.1021/jacs.2c06432.
2. Nat. Chem. 2022, 14, 425.
3. Nat. Catal. 2021, 4, 172.
4. Nature 2019, 574, 516.
5. Science 2016, 353, 1014.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