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科教学  专业简介

化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硕衔接试验班)专业(师范)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438发布时间:2023-03-20


专业宣传语

培养化生双科本硕人才,打造卓越复合高中教师


基本情况

化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硕衔接试验班)专业设置于2020年,整合化学、生物科学两个专业的优势力量办学。其中化学、生物科学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均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所属化学一级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前0.5%。拥有化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培养方案本硕整体化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面向浙江省内高中毕业生,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选拔乐教适教优秀生源,提前批次录取。入学后前四年学籍注册为本科生,在本科第七学期时,经升入教育硕士转段考核合格者,且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第五年开始注册为教育硕士研究生;考核不合格者退出试点,可转入化学(师范)、生物科学(师范)2个专业中任一专业,并继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任务。学生完成本科和硕士相应阶段学业,达到相应要求,分别授予其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和研究生毕业证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教师资格管理上,由学校组织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相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性考核和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两项均合格者,可获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作为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同时,学生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职业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具备系统扎实的化学和生物学学科知识与能力,深厚的跨学科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教育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熟练的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一定的教育领导能力,能够胜任化学、生物双学科教学的复合型卓越高中教师


核心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等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化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硕衔接试验班)专业设置于2020年,整合化学、生物科学两个专业的优势力量办学。其中化学、生物科学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均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所属化学一级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前0.5%。拥有化学和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正高职称33人,占专任教师38%;博士84人,占专任教师97%;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省部级人才共40余人次;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生物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5人;正高职称23人,占专任教师35.4%;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2.3%;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13人,建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实力雄厚的专业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条件:本专业依托化学和生物两个学科,整合化学、生物科学两个专业的教学科研条件。

化学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化学,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和第一批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氟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化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含氟专用化学品绿色合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含氟新材料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拥有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1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14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有教学科研实验室7500余平方米,所有设备和实验室都对本科生开放。

生物科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学科,省“十一五”、“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校“十三五”学科规划和“省重点建设高校建设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特色经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2个省重点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先进。

实践基地平台:本专业与镇海中学、杭州第二中学、金华一中等50多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训中心”、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等平台项目的主要成员,拥有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为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办学成果

该专业自2020年设置以来,在短短两年多里,就在学科竞赛和学生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9月以来,获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6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11人次,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15人次,发表SCI高水平论文3人次;浙江省化工设计竞赛2人次,浙江省化学竞赛2人次,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16人次,浙江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12人次,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6人次。如化生复硕201班钱雅楠、魏妍、马星语等人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获特等奖,化生复硕201班陈晓、闻杨等人在第八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


就业前景
    化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硕衔接试验班)专业毕业生,参照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管理办法,学生入学前与试点培养单位、省教育厅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录取为试点项目的学生定向在我省高中任教,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服务期不少于6年。服务期内由各地逐年返还学生就读期间所缴学费。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