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Chiral Sulfoxide Ligand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
报告时间:2023年3月6日 上午10:10-10:50
报告地点:30幢1楼报告厅(111)
报告人:廖建 研究员/博导
报告摘要:
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在药物、农药和材料分子等合成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手性配体是不对称催化体系的关键,许多优秀的手性配体如膦配体、氮配体、烯烃配体和氮氧配体等被化学家们所设计开发出来。手性亚砜,一类具有硫手性和硫/氧原子配位特性的化合物,一直被视为理想的手性配体设计候选单元,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手性亚砜作为配体在不对称催化领域却进展缓慢。廖建研究员团队在过去十余年,致力于手性配体设计及不对称催化研究,他们成功地设计了系列手性亚砜配体:亚砜膦、亚砜烯和双亚砜等,这些手性亚砜配体在铜、铑、钯等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如:铑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钯催化的动态动力学转化、铜催化/铜-钯协同催化的烯烃不对称双官能化、钯催化的不对称羰基化和不对称氢氟化,表现出优秀的反应活性和立体控制能力。
报告人简介: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2002年在中科院成都有机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材料系、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2月回国后在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开展独立研究,任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2010年9月调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2012年入选四川*****。现担任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主任。廖建研究员的研究兴趣聚焦于手性配体设计、不对称催化及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他的研究团队发展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手性亚砜配体及不对称催化体系;在国际核心学术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上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
代表性论文:
1.J. Am. Chem. Soc. 2022, 144, 21800-21807.
2.Chem. Sci. 2021, 12, 3032-3038.
3.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176-1180.
4.J. Am. Chem. Soc. 2020, 142, 8097-8103.
5.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2264.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