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报告时间:2023年02月20日下午14:30
报告地点:7幢301报告厅
报告人:林炳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摘要:
微流控芯片在2017年被科技部明确为一种“颠覆性生物技术”。本报告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20多年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全面介绍这一技术发展的基本状况,特别对它在医学诊断,材料制备和药物活性-毒性研究等领域最新应用予以详细说明。
个人简介:
林炳承,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基金(AvH)学者,亚太微分离分析系列学术会议(APCE,1996-)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1-9届全国微流控芯片高端论坛(2013-2022)主席。曾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学者,加拿大Peter Wall 基金学者,Electrophoresis 杂志副主编,Lab on a Chip杂志编委,国际微分离分析战略委员会委员。1986-2016年曾先后受聘为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 大学(UBC) 等十余所大学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
1990年代从事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研究, 1990年代后期至今致力于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1992-200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重点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约350篇,撰写,出版《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器官芯片》(科学出版社,2006,2019)等中文著作8部,主编,出版《Microfluidic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pringer,2011)等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期);持有微流控芯片等领域专利70余项;直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约70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代表作:
1. Bingcheng Lin, Bingchang Lin, B. Koppenhoefer, Overtake phenomena in the movement process of components under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gas chromatography, Anal. Chem., 60(1988), 2135-2137.
2. Xiuli Mao, Yong Luo, Zhongpeng Dai, Keyi Wang, Yuguang Du, Bingcheng Lin, Integrated lectin affinity microfluidic chip for glycoform separation, Anal. Chem., 76(2004), 6941-6947.
3. 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390 pp,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6.
4. 林炳承,器官芯片. 352 pp,科学出版社,北京,2019.
5. Jiu Deng, Yahui Ji, Fengjiao Zhu, Lina Liu, Linmei Li, Xue Bai, Huibing Li, Xianming Liu, Yong Luo, Bingcheng Lin, and Yao Lu*, Mapping secretome-medi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paired neuron-macrophage single-cells, PNAS, 2022,119(44): e2200944119.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