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
根据学校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整体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将进入中后期工作阶段,为做好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工作,完成毕业论文查重、论文答辩、相关材料收集及毕业论文归档等后期工作,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总体要求
(一)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递交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取得答辩资格的同学方可参加答辩。
(二)分专业分学科设若干答辩小组,各小组由3-5位专业教师组成,每个小组设组长1人。组长由学科教研室负责人或高职称教师担任。答辩工作由答辩组长组织开展。
(三)由答辩组推荐,经学院审核,各答辩小组设秘书1-2名。协助答辩组和教务办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及后期工作(包括通知、沟通、材料的收集整理、答辩时的服务等工作)。
(四)毕业论文答辩在学院答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各学科统一安排。建议本次毕业论文答辩集中时间:5月18-26日(有特殊情况组内老师商定,但不晚于5月28日)。
(五)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
1.由组长介绍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并宣布答辩会正式开始。
2.宣布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顺序安排。
3.答辩过程分两个阶段:(1)陈述:包括选题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等。(2)答辩组成员提问,答辩学生回答问题。答辩时间15分—20分钟。
4.答辩组成员讨论,宣布答辩结果。答辩组长组织填写答辩意见。
(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同行专家及答辩小组需根据指标分值进行打分,然后填写评审意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其中“优秀”成绩比例不超过20%,“良好” 成绩比例不超过60%,“中等”(含“中等”)以下成绩不低于20%。论文检测中第一次检测不通过的论文原则上不能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七)无故不参加论文答辩,成绩记零分。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或无故不参加论文答辩,不能取得相应学分。
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学科层面
1.认真做好毕业论文中后期阶段的落实和检查,严把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学术不端检测、论文抽查和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
2.继续督促导师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毕业论文平台、互联网和电话等载体有效做好论文指导;从论文撰写、调研论证、分析计算及创新见解等方面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全面审查,继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特别要注意引文、引言的注释规范;对进度慢的学生要重点加强辅导。
3.学科要认真落实好同行评议工作环节。评议应从学术、行文与格式多方面进行,并要求评议老师在完成后与学生作改进交流(电话或QQ、微信等方式),学科做好过程材料管理。
4.各学科要早做具体研究、部署、指导本学科的论文答辩工作,做到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在5月14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系统里的论文答辩稿上传毕业论文正文;论文检测相似比不得高于30%(系统免费提供答辩稿检测1次,终稿检测1次)。
2.根据答辩要求准备好答辩汇报材料,根据答辩组长的要求执行。
3.准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会,提前10分钟到场,不得随意离开。如有特殊情况须经答辩组长同意。
4.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根据相关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整理答辩记录,完善过程材料。
5.5月10-14日这一周学院统一组织论文格式检查,请按照统一安排携带纸质稿到指定地点完成格式检查,未检查的不予安排答辩,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指导教师方面
1.各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和审核学生毕业论文,5月14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系统里的审核并提交论文答辩稿进行相似比检测。
2.5月17日答辩组学生的毕业论文正文电子稿交给答辩组成员,答辩组成员认真审读学生毕业论文。
3.5月25日前导师完成系统里的评语和成绩录入。
4.在答辩组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
5.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意见修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和审核,在一周内完成。
(四)答辩组组长:
1.通知各答辩组成员准时参加答辩。
2.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组织填写“答辩小组意见”和商定好成绩等级,并于5月30日前完成系统里的录入工作。
(五)答辩组秘书
1.5月18日前收齐毕业论文正文电子稿,发给答辩组成员。
2.提醒组员毕业论文答辩的安排,提前参加答辩。
3.协助答辩组长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答辩过程的服务工作。
4.安排组员做好答辩记录。
三、毕业论文定稿材料上交须知
答辩后一周内学生要根据答辩意见进一步对论文正文和过程管理材料进行修改和完善,反复核校,经指导老师审核后形成终稿后上传毕业论文系统。
(1)论文修改定稿:必须根据答辩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修改,特别注意论文的排版、参考文献的标注等格式要求,于5月26日前将论文修改稿与答辩老师返回的论文稿一并交给导师审核(主动向导师了解审核结果)。
(2)论文完整材料上传(打包上传材料需要满足论文材料字数要求):系统经导师确认后的论文(设计)最终稿和相关过程材料(包括①大封面,②承诺书(见正文模板),③正文(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感谢),④任务书,⑤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⑥外文翻译,⑦指导记录,⑧中期检查表,⑨答辩资格审查表,⑩答辩记录,⑪论文评审表。)(以专业学号+姓名格式:如化学20163110999+张三)压缩包在5月30日前上传维普本科论文系统,并完成查重检测。
(3)以班级为单位上交院教务办的纸质与电子稿材料(上交材料需要满足论文材料字数要求):检测合格后打印《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完整版,纸质材料上交排序:①大封面,②承诺书(见正文模板),③正文(封面、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感谢),④任务书,⑤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⑥外文翻译,⑦指导记录,⑧中期检查表,⑨答辩资格审查表,⑩答辩记录,⑪论文评审表。 6月4日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教务办(含电子稿)“过程管理材料”严格按照手册顺序排列;凡顺序、格式等不合要求者一律不予验收。
材料提交要求注意事项(具体可参考PPT—论文质量讲座、及学校文件要求)
1. 关于电子表上导师、学科主任姓名、意见及相关指导记录等必须输入,不能空白(纸质教师本人签章)。
2. 本科论文承诺书仅需要纸质归档材料中(放在第二页)。
3. 毕业论文成绩评审表学院栏先空着,待材料上交后再平衡最终成绩。
4. 答辩意见必须输入,答辩小组成绩必须填入。
5. 一份正反复印的成绩鉴定表单独班级成册,学号排序上交,要放入个人档案。
6. 为便于后续的进一步整理工作,完整的毕业论文手册必须用夹子夹,切勿订书机装订。
7. 班级论文材料上交时间(纸质与电子稿):最迟6月4日下午16:00点。
未尽事宜请及时联系教务办。 联系电话:82283059 联系人:刘继伟
生化学院教务办
2021年4月12日
院办:0579-82289976;
教务办:0579-82289709;
学工办:0579-82282374;
研办:0579-82285159;
实验办:0579-82296298;
成教办:0579-82285176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管理登录